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

William走出哀傷日記(26) 學習健康的哀傷,接受婚姻關係終止

Leanne

我現正學習,學習健康的哀傷是需要謹慎而刻意的行動,加上時間,才叫一個人在至愛死亡後有效地後原。哀傷不是直線而行,卻像海面的波浪前後翻湧。哀傷需要最少一年才完結,也可能是幾年。每個人的哀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仍能發現五種常見元素:身體上,情緒上,認知上,行為上,靈性上。(參考:走出哀傷日記(10))
他們說治療哀傷有五個任務:
1. 接受至愛離世,不可挽回;
2. 將有關情緒發洩出來;
3. 整理至愛的回憶,安頓它們,繼續上路;
4. 確認至愛以外的獨立身份(極其重要);
5. 重新投入生命中,配合重新模造的身分意識。
要接受至愛離世,要一小步一小步走,用感官去消化至愛已死。至愛離世是不可挽回的,但人仍想盡辦法與至愛連結,不想放手。其實,可以透過回憶,因那人的關係而成了何許人,而與至愛連繫起來。至愛已不再以肉身存在於你的生命了。那段婚姻關係亦終止了。

這一刻我才想到,我從來不能擁有着這種婚姻關係,我只是享受過,直到那一天,都要放手。我當然沒想過海枯石爛,但白頭到老,一起規劃退休生活,是確有想過的。現在願望落了空。Abraham Lincoln說過〝And 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life count. It’s the life in the year.〞在婚姻上何嘗不是?〝And in the end it’s not the years in your marriage count. It’s the life in the marriage.〞

我仍然感恩,我們的婚約誓盟在病患中確守了。F. Buechner說過〝天作之合的婚姻是男女在其中大大豐富了自己,而他們沒有一個在獨居時能有這樣機會的。〞

Leanne,我因着您,自覺豐富了。您呢?

William
2011/6/15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