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

William 走出哀傷日記 (123) 一件冰封了六個月的禮物


Leanne, 


一封遲來了的信,一件冰封了的禮物,說是給您的。已經珍藏在某個角落,近六個月了,卻竟然在冬節前解封,剛好趕及聖誕節前、冬節前送上給您,好像是有所安排似的,是我在開了facebook後,亂打亂衝遇上的,有點曲折離奇。

但重要的是,我知道您一定喜歡,訴說着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真情的剖白,人真是會「演變 」的。


接受這份禮物罷!





死亡~並不是代表終結......2011年5月26日 1:21

"沒有甚麼比親人更重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不要失去過後才後悔."


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用第一身的形式寫作了,所謂執筆忘字,放低太耐真的有點兒不習慣.

 今次所寫是本人的親歷及感受,特此送給一位曾經疼愛我但已故的親人~三姨

 好幾年前也曾為過已故的婆婆寫過一篇文章,為的是記念她及回憶一下過去與她一起的情景.過去數天的心情真的難以平伏,不知何解會有這樣的感覺,心裡有像成千上萬的螞蟻咬一樣,跟婆婆過身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其實,生老病死乃是人必經的階段,前三者對於一般人來說絕不害怕,但"死"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必定害怕.古時有秦始皇千里尋不死之藥,就意識到人類最怕面對的是死亡.曾經有一套港產電影於尾段的時間說"一個生命的結束便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最初我完全不明白個中的含意,於是我將那套電影重複又重複翻看了三次,才開始明白.從彿教角度來說"緣起緣盡",生死乃是一個循環;從基督教及天主教角度來說,人在地上的生命結束便是在天家永生的開始;從無神論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的死亡經歷必定能影響身邊其他人的生命,例如:懂得更珍惜生命,更珍惜身邊的愛人,親人怎致朋友,更有可能令一些沒有人生目的的人反思過去的生命,所以"一個生命的結束便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意思就是這樣.

 三姨~在我心目中是一位智者,何以見得?在我有限的認識中,她是一個有學識,有學問,有收養,不自誇的上等人,能與她一談,必獲益良多.早在我於求學時期正面對會考之際,本身討厭讀書的我於母親的安排之下幫我"惡補"物理科及附加數學,那段時間也是我與她相處最多的時間,一方面很討厭但另一方面也獲益不少,獲益的並不是學術上所學習的,而是做人處事的道理.曾任教師工作的她,所用的教學方法必定大有不同.

 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有關她的事,百分之百都是好的一面,沒有壞的一面.由此可見她也是一個極度受人敬重,認同的人,人緣也相當之好.直到幾年前她確診患上癌症,與病魔抗戰一段很長的時間,竟然康復過來,這一刻我覺得世上還有天埋,好人依然有好報,但好境不常,於潛伏期的尾升,她的病復發.......

 於2009年的時候,正直是我最禿費的年頭,她送了一本書給我,書的名字叫"多走一步",由楊牧谷著,書的第一頁寫了一段說話 :


竣:
我們不知道生命有幾長,亦不能改變它的長短.雖然我們不能改變手里的牌,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作好準備,怎樣打這一牌局.
記着'多走一步去引領你的一生(Lead Your Life),定下你的目標去走多一步,再走多一步,那麼就算生命突然完結也無憾.
三姨
2009年8月16日


這本書我只看了一小部分,原因係因為我對宗教的興趣不大,但那一段的說話影響了我,當時的我看過之後覺得有甚麼道理,正過着日夜相反的生活,視煙酒如命的我又怎會覺得有道理.今天再看,才明白個中的用意.


於她的病復發期間,我並沒有探望過很多次,每次母親去探望她的時候,我也沒有跟隨,原因是我很怕面對這些情景,我是一個十分感性的人但不懂得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怎致連哭也不懂,是近這幾年才懂得怎樣去哭.直到公公生日那天我才正式見她一面.她坐着輪椅,包着頭巾,瘦得很,雙眼也沒有神,很痛苦的樣子,為的是見一見家人及與公公過生日.


2011年4月26日下午,我收到一個來電,剛從檳城回來的我依然在渡假的心情中,得知道三姨的病情急轉直下,當時還在檳城的父母當然不知道三姨出了事,經過相討後也決定不告知父母,待他們回來才算.
2011年4月27日上午,母親致電回港給三姨丈,他告知母親一切,深信她當時的心情必定十分激動.因此她決定當天落機便立刻前往葛量洪醫院.晚上九時左右,我,妹妹,公公和舅父到達醫院,眼前看見的母親早已經淚流滿面,她說了一句:"快點過來,三姨只差你一個還未見."
眼前的已經不再是滿載陽光氣息,健健康康的三姨了"當母親捉緊我和三姨的手說"放心la,佢生性gala"那一刻心裡酸了一下,眼淚也不禁流下了.經過十多小時的堅持,她終於離開人世了.


這件事上,啟發了我兩件事.第一件是甚麼力量或原因令三姨及三姨丈於困境中不離不棄呢?我三姨丈憑著甚麼力量去維持這塲戰役呢?我徹徹底底地佩服他,那種細心的照顧,正面的態度.....等等.是否因為他們的婚姻建基於基督上?我反思又反思後,得出一個原因,有一半可能是因為信仰關係,另一半是他們都堅守對大家曾許下的承諾,不論生老病死,喜樂與否都不離不棄.第二件是三姨的堅持,任何人均害怕面對死亡但她不怕,為甚麼呢?她可以自私一點免受更多的痛苦放棄,不再堅持.於患病期間正面面對,用生命影響生命,不埋怨反感恩惠呢?這種人生觀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You cannot add years to life but you can add life to years"



有多少人能明白個中的道理呢?


所以死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人終需一死但死而無憾才最重要,如果一個生命的結束能影響另一個生命的話.......值得!好好珍惜身邊的所有的人,令自己活得有價值及死而無憾,不要浪費上天給予你在地上的生命!

William 
2011.12.21

後記:

Leanne復發後,她是prepare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她其實也為自己的離去作了一些安排,例如從港島搬回馬鞍山,是為了在她離世後,我可以近些家人,這便是愛。
勇敢接受第二次化療,不是許多人做得到,與她相同狀況的一位女醫生和女護士,都放棄了。換了我,我也會放棄的。她不是怕死,其實她已有心理準備,只是為了愛她的人,她甘願承受第二次化療的痛苦,hope for the best,這也是愛。
你感受得到她的愛嗎?感受到她的愛,你便看見她了,她還在你的腦海裏,你的空間內,好像從沒有離開過。
願你每次想起愛,你會記起她。
yes.

死亡~並不是代表終結.....



約一 4:19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